近年来,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生率、致残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加,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,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已超过100/10万人口,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,在所有外伤中占第二位,而致死、致残率却占第一位。美国每年因颅脑伤就诊病人达200万以上,其中约7500人致死,125000人致残。其中住院死亡患者中颅脑损伤病人高达58%。国内大宗病例统计,颅脑损伤死亡率为351/10086(3.48%),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在35%-40%。我科近几年死亡病人统计情况:2012年为47/1528(3.07%),2013年为23/1492(1.54%),2014年上半年为12/765(1.57%)。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为42%-45%。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,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,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环节中,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,希望对降低该类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有所帮助。
1、管理方面:完善各种救治流程,规范行医;
2、技术方面:加强培训与业务学习,提高抢救及手术能力;
3、服务方面:加强责任心,改善服务态度;
4、协作方面:加强医护合作;坚持七师查房制度;开展多科协作。
一、完善救治流程
据创伤性昏迷资料库的研究表明,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从70年代后期的50%左右下降到近期的36%,重要原因就是采用了一种“加强处理方案”。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案,保证稳定而充分的通气和循环,以达到防治脑继发性损害的目的。在每一系统中,对早期气管插管,迅速将病人转运到条件适宜的治疗单位,进行迅速而及时的复苏,早期 CT扫描,及时清除颅内血肿或挫伤等占位病变,以及最后在ICU环境内接受极为具体的处理等方面,都给予了特别强调。
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是一个群体协作的过程,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救治体系,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,由专人负责,协调指挥,以达到多科室协同作战的目的,至关重要。目前,我院的创伤救治小组与大急诊协作组均能起到类似作用。因大急诊协作组涉及急诊科、神经外科及ICU,更有利于救治单纯颅脑损伤或以颅脑损伤为主的患者。因此,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急诊协作组的作用,实现现场-急诊-住院-手术-ICU一体化的运转模式,缩短入院前等待及术前等待时间,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。
结合我院实际情况,并与相关科室协商后,制定如下救治流程:
1、院前急救部分:由120急救人员现场评估病情,符合条件者,由急救人员在第一时间通知专科医生,并告知预计到医院的时间,神经外科二诊医师及时到岗,以协调、指挥院内抢救。
2、院内急救(收入院前)部分:由神经外科二诊医师现场协调指挥,完善CT、化验等必须的检查,正确评估病情后及时收入院,并同时协调病房及手术室,做好抢救及手术的准备。该部分争取用20-30分钟完成。
3、院内急救(手术前)部分:由病房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完成术前准备、手术交代与告知、医疗文件书写、备血等各项工作,并同时发手术通知单,协调手术情况。分工:一诊医师负责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,二诊医师负责告知与谈话。该部分争取用10-20分钟完成。
4、手术部分:由二诊医师负责与手术室协调,取得手术室的配合,及时开展手术,由有经验的医师担任术者,操作力争做到快、准、稳。由进手术室至切开头皮争取用10-20分钟完成。
5、术后依据病情转ICU病房或神经外科病房继续治疗。
二、重视院前急救
这是我们以往不太重视的环节,而其重要性毋容置疑。院前急救就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技术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,缩短急救时间,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。其原则应为先救命后治伤,即“先开枪,后瞄准”。先进行生命体征的紧急维护,后进行危及生命的伤病处理。这个阶段的现场急救、途中转运如何,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救治效果。院前急救又可分为现场急救和途中转运两部分。
1、现场急救:主要包括进行解救、气道处理、出血控制、骨折固定、建立静脉通道和吸氧等。其中保持呼吸道通畅,是院前急救的重要措施,及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,开放气道是救治成功的关键。多项研究数据表明,低氧血症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。
2、搬运与途中转运:需要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护、搬运方法与体位、保持呼吸道通畅、呕吐的处理、各种管道的固定与连接等。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有颈椎及颈脊髓损伤,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妥善加以保护。
三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
1、抢救水平的提高:包括现场伤情的快速判断与现场急救水平、气管插管技术、选择正确的搬运体位、合理应用抢救药物、熟练掌握救治流程等,均需要不断学习,不断提高。其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甘露醇的应用,以往存在的误区是只注重了其降颅压作用,而忽视了其在脱水的同时还有降低血压、延长颅内出血时间、使出血量增加等潜在风险,因此,必须要正确评估,只可在血压正常且已发生脑疝为手术争取时间时早期应用,否则需延后使用。
2、手术技巧的提高:绝大部分发生急性脑疝病人均需采取手术减压,而手术的基本要求为快、准、稳。临床资料显示,患者发生单侧瞳孔散大时,最好在一小时内手术减压,否则将发生严重后果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,对手术技巧要求较高,必须由高年资医师担任术者,熟练掌握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操作要点,术中需要麻醉师密切配合,以保持麻醉平稳、呼吸道通畅及液体平衡,在发生恶性脑膨出时可通过过度换气、静点脱水药物及内减压等措施冷静处理,并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手术。
四、重视颅内压监护
1、降低颅内压,改善脑灌注压( CPP)以及脑血流(CBF),是治疗颅脑损伤的重要方面。世界上主要颅脑损伤治疗中心,目前都在使用ICP监测进行指导治疗,已成为重症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。以往对不同严重程度的 ICH、降颅压方法以及使用降颅压的条件等都不加选择,而单纯追求降颅压的效果,比如过度通气,巴比妥盐药物和低温治疗等,反而常常引起病情的恶化。根据ICP和血压监测确定 CPP( CPP=MAP -ICP),是保证CBF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将各种降低 ICP的方法作为改善CPP的必要手段,以改善 CBF为目的。目前我院拥有有创及无创颅内压监护设备,因为有创颅内压耗材昂贵,以往应用较少,仅用于个别开颅术后病人,今后可酌情应用在病情不稳定的待手术病人,以选择最佳手术时机,并指导各项降颅压措施的合理应用,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。
2、降低颅内压,改善脑灌注压以及脑血流,是治疗颅脑损伤的重要方面。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:(1)增加CPP:适度升高血压和/或有效地降低颅内高压,包括降颅压药物及控制性过度通气的使用等。(2)增加CBF、改善脑缺血还可考虑使用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解除血管痉挛等手段。(3)降低脑氧代谢:A、镇静药物(巴比妥盐类药物及异丙酚等)的使用,其对弥漫性脑肿胀引起的 ICP升高较为有用,对儿童尤其如此。使用异丙酚时,一定要注意不要使血压出现更大程度的下降,对 CPP产生负效应。B、亚低温治疗:在严重创伤性脑损伤后立即使用体表冷却,进行中度低温治疗,并维持24小时,能够降低 ICP,改善治疗结果。(4)神经保护性药物的作用:其使用目的,是想对创伤性脑损伤时发生的分子的、生化的、细胞的、以及微血管的过程施加影响。可现在对这些制剂效果的评价表明,没有一种有益。尤其应注意的是,常规使用的皮质类固醇,即使大剂量也没能改善病人的预后,因此已不再推荐使用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、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,虽然在动物实验表明有效,但至今没有得到临床研究的证实。
五、加强责任心及医护合作
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加强责任心,对于危重病人及病情尚未稳定者要做到心中有数,随时查看病人,做到早发现,早处理。必须要加强医护配合,加强团队的建设,只有整体水平提高了,责任心加强了,医护配合默契了,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,才能采取及时、有效的处理措施,这一点对于早期病人重要,对于后期患者同样重要。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的各种颅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%-60%,往往是导致颅脑损伤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。其防治的重点就在于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及合作。医护之间多交流、多沟通,要及时组织死亡病例及危重症讨论,医护均要参加,共同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共同提高。在实战中不断磨合,不断提高,提高救治的成功率,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神经外科专科团队。
六、重视患者的营养与康复
1、要重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问题。对于长期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,我科积极与营养科协作,以成品制剂、自制食物匀浆等多种形式,结合病人自身情况灵活选择,进行肠内营养治疗,已经取得初步成效,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,增加了患者的抵抗力,缩短了恢复时间,提高了治疗效果。但是,对于重症患者的早期营养状况关注不足,可能对该类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,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改进。
2、充分利用好高压氧舱。高压氧治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。在病情相对平稳后,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,效果越好。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,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,以保障患者的早期高压氧治疗:随时与高压氧舱医师沟通,对于适合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,病情相对稳定后及时转至东院区的康复病房,并安排专人管理,上级医师不定期进行查房指导。
3、高度重视患者的早期康复。积极与康复科协作,对于适合康复治疗的患者尽早转康复病区进行康复;对于病情尚未稳定暂不宜接受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,请康复师在床旁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;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转康复科进行系统康复的患者,教会家属基本的康复技巧,以便于回家后继续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;存在肢瘫的患者,积极请中医科医师行针灸等治疗。通过提高认识,重视康复。以减少患者的致残率。
总之,只有坚持“以病人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坚持走专科集群化发展之路,坚持七师查房制度,加强科室间及院外的协作,才能不断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水平。
遵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张小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