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化市人民医院

您现在的位置:遵化市人民医院>>健康讲堂>>科普知识

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问答

发布时间:2012/08/16

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问答

感染科 闫小芳

1、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?

 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,简称菌痢。在我国属于乙类管理的传染病之一。

2、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是什么?

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。患者中以急性、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。

3、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有那些?

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,通过污染的手、食品、水源或生活接触,或苍蝇、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,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。

4、什么人容易感染细菌性痢疾?

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,学龄前儿童患病多,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,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、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,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,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,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。

5、细菌性痢疾有那些流行病学特征?

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,以夏秋两季多见,主要原因一是气温条件适合痢疾杆菌的生长繁殖,在 20~30℃左右痢菌在主食及肉类食品中4小时可增殖100~800倍,12小时超过50000倍,在瓜果蔬菜中8~24小时可增殖20~800倍。二是苍蝇多,传播媒介多。三是天热易感者喜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等食品。四是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,如大量饮水后胃酸等消化液被稀释,抵御细菌能力下降。

6、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有多长?

病人潜伏期一般为1~3天,最长为7天。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。

7、细菌性痢疾有那些临床表现?

临床上依据其病程及病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期以及六种临床类型。

  (1)急性菌痢可分为三种类型。

  A、急性典型型:起病急,畏寒、发热,多为38~39℃以上,伴头昏、头痛、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、腹泻,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,量多,继则呈粘液或粘液脓血便,量不多,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,伴里急后重。左下腹压痛明显,可触及痉挛的肠索。病程约一周左右。少数患者可因呕吐严重,补液不及时脱水、酸中毒,电解质紊乱,发生继发性休克。尤其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老年患者和抵抗力弱的幼儿,可有生命危险。极少数患者病情有可能加重而转成中毒型菌痢。

  B、急性非典型型: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,腹痛轻,腹泻次数少,每日3~5次,粘液多,一般无肉眼脓血便,无里急后重。病程一般为4~5日。

C、急性中毒型:此型多见于2~7岁健壮儿童,起病急骤,进展迅速,病情危重,病死率高。依其临床表现分为三种临床类型。

  a、休克型(周围循环衰竭型):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,主要临床特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:①面色苍白,口唇或指甲紫绀,上肢湿冷,皮肤呈花纹状,皮肤指压阳性(压迫皮肤后再充盈时间>2 秒)。②血压下降,通常<10.7kpa(80mmHg) ,脉压差变小,<2.7kpa(20mmHg) 。③脉搏细数,心率快(>100次/min ),小儿多达 150~160次/min ,心音弱。④尿少(<30ml/h)或无尿。⑤出现意识障碍。以上五种项亦为判断病情是否好转的指标。重症病例休克不易逆转,并发DIC 、肺水肿等,可致外周呼吸衰竭或 MSOF 而危及生命。肺水肿时 X 线胸片提示,肺门附近点片状密度增高阴影,伴支气管纹理增加。个别病例起病呈现急性典型,可于 24 ~ 48 小时内转化为中毒型菌痢,应予以重视。

b、脑型(呼吸衰竭型)早期可有剧烈头痛、频繁呕吐,典型者呈喷射状呕吐;面色苍白、口唇发灰;血压可略升高,呼吸与脉搏可略减慢。晚期表现为反复惊厥、血压下降、脉细速、呼吸节律不齐、深浅不匀等中枢性呼吸衰竭;瞳孔不等大或不等圆,或忽大忽小,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;肌张力增高,腱反射亢进,可出现病理反射;意识障碍明显加深,直至昏迷。进入昏迷后一切反射消失。

  c、混合型 以上两型同时或先后存在,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,病死率极高(90%以上)。该型实质上包括循环系统、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。

  (2)慢性菌痢 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,多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,细菌耐药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,也常因饮食不当、受凉、过劳或精神因素等诱发。依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型:

  A、急性发作型:其主要临床表现同急性典型菌痢,但程度轻,恢复不完全,一般是半年内有痢疾病史或复发史,而除外同群痢菌再感染,或异群痢菌或其它致腹泻细菌的感染。

  B、迁延型:常有腹部不适或隐痛,腹胀、腹泻、粘脓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时轻时重,迁延不愈,亦可腹泻与便泌交替出现,病程久之可有失眠、多梦、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,以及乏力、消瘦、食欲下降、贫血等表现。左下腹压痛,可扪及乙状结肠,呈条索状。

  C、隐慝型:一年内有菌痢史,临床症状消失2个月以上,但粪培养可检出痢菌,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病变。此型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
8、怎样治疗细菌性痢疾?

   (1)急性菌痢的治疗     A、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、消化道隔离。给予易消化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饮食。对于高热、腹痛、失水者给予退热、止痉、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(ORS),呕吐者需静脉补液,每日1500ml~3000m。

    B、病原治疗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,最好应用≥2种抗菌药物。 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药物包括磺胺类、喹诺酮类等药物,以及庆大霉素、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。

(2)中毒性菌痢的治疗

A、抗感染 选择敏感抗菌药物,联合用药,静脉给药,待病属于情好转后改口服。

    B、控制高热与惊厥

    C、循环衰竭的治疗: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。主要有:①扩充有效血容量;②纠正酸中毒;③强心治疗;④解除血管痉挛;⑤维持酸碱平衡;⑥应用糖皮质激素。

D、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

    (3)慢性菌痢的治疗

    A、寻找诱因,对症处置。避免过度劳累,勿使腹部受凉,勿食生冷饮食。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,切忌滥用抗菌药物,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。改用酶生或乳酸杆菌,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。

B、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有愈者,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。

 9、细菌性痢疾有哪些预防措施?

  (1)控制传染源: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,早期隔离,直至粪便培养隔日一次,连续 2~3 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。早治疗,彻底治疗。对于托幼、饮食行业、供水等单位人员,定期进行查体、作粪便培养等,以便及时发现带菌者。对于慢性菌痢带菌者,应调离工作岗位,彻底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。

  (2)切断传播途径:对于菌痢等消化道传染病来说,切断传播途径是最重要的环节。认真贯彻执行“三管一灭”(即管好水源、食物和粪便、消灭苍蝇),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。严格贯彻、执行各种卫生制度。

(3)保护易感人群:口服志贺菌减毒活菌苗。